32所职业本科学校现有在校生129万人教育部:支持一批优质高职专科院校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_行业动态_安博体育电竞app下载安装最新版
详细内容

32所职业本科学校现有在校生129万人教育部:支持一批优质高职专科院校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

时间: 发布时间:2024-01-24 06:08:19      【来源:行业动态

  如何让职业教育“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成为今年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2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发布会上表示,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去年召开以后,职业本科教育“是什么”“怎么办”“办成什么样”成为职业教育战线和全社会关切的热点。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教育外部需求和内部需要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既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又是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就业和教育的需求,也是顺应世界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陈子季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明确目标,到2025年,我国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办学格局更加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陈子季在发布会上介绍,我国职业本科学校现有32所,在校生12.9万人,2021年招生4.1万。为确保到2025年10%的发展目标,还需要多措并举,加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力度。

  陈子季表示,教育部门每年将按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指导设置职业本科专业,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专业设置的指导和管理,严格把控专业设置所必需的办学条件,推动职业本科专业建设持续改进提升。

  “其次,要推动举办职业本科教育专业的学校及其举办者持续加大投入和办学条件改进力度,进一步优化校内教育教学管理。同时,我们要支持一批国家优质高职专科院校,按照《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和职业本科教育专业的规模。”陈子季说。

  当前,推动职业教育发展面临两大任务。第一大任务是“提高质量”。在“十四五”时期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进程中,职业教育是个短板,更是关键。下一步教育部将从类型特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打造品牌等方面,抓实抓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第二大任务是“提升形象”。陈子季表示,形象是职业教育综合发展的外在显示,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水平及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的集中反映。“提升形象”就是要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让学生家长选择职业教育,用人单位依靠职业教育。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32所职业本科学校覆盖了河北、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新疆等2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河北、江西、山东三个省份各自包含3所职业本科学校。

  在扩大职业本科招生规模的同时,普职比、职普分流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实行职普分流是否可行?教育部对此也进行了回应。

  陈子季表示,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应该说是世界各国的基本做法和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十四五”时期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目标。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任。

  “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既可以满足不同禀赋和潜能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空间和通道。同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所以坚持普职分流是非常必要的。”

  陈子季进一步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高质量、普及化的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教育部将积极推动各地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健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等因素。

  一方面,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应用型人才发展多样化需求,合理规划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另一方面,最根本的还是要把中职教育自身办好,提升自身的质量,在普职融通上下功夫。

  谈及下一步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规划,陈子季表示,首先是要提升中职办学条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办学条件短板,启动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双优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

  其次要畅通升学渠道。陈子季强调,高质量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完善职教高考制度,扩大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计划,满足中职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

  三是要优化办学定位,中等职业教育要按照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定位为学生提供升学、就业、职普、融通等多种发展路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职普分流是为公众提供一种教育的自主选择权利,从而培养出多元化的人才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分流往往被扣上淘汰的“帽子”。“因此,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关键要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